第(1/3)页 针对佛教的三教论道确定了下来。 李青作为关键人物,对此非常有信心。 因为这个世上,不仅缺乏华夏的儒家思想,同样也缺乏道家和佛家思想! 前世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他看书非常杂。 佛道两家的经典,也看了不少。 尤其是对佛门的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分了解。 一些著名的禅宗禅语,亦了然于胸。 李青说道:“陛下, 三教论道,臣有信心。不过眼下同样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望陛下能够批准。” 天符帝瞥了眼李青,淡淡地说道:“关于圣院?” 圣院一旦设立,几乎和朝廷抢夺权利没有任何区别。 凡是参加科举之人,最后都要去圣院参拜儒家圣贤, 方能授予文位,开辟文宫,成为真正的儒道修行者。 这对任何一个朝廷,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内心都是十分不愿意接受。 天符帝同样如此。 然而摆在他面前,有两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一,如果他不同意在大周个郡县建立圣院,将会引来天下所有读书人的不满。这严重的触碰了读书人的利益,断了他们的修行之路。 得罪举国的读书人,下场非常可怕,即便是皇权也会遭到倾轧。 第二,建立圣院,大周将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一大批能与七品修士,甚至是与中阶修士媲美的儒道修行者。 这将极大地极大地增强大周国力,有利于大周应对离国和蛮族的腹背夹击。 “正是。”李青迎着天符帝的眼神,淡然自若地回道。 孔嵬和朱九渊,担心天符帝惧怕圣院脱离朝廷的管控, 导致儒家做大, 超脱于朝堂之上。 连忙开始劝导。 “陛下,圣院设立,将极大地极大地增强大周国力。能够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都熟读圣贤书。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 “不错,读书人但凡胆敢违背圣贤道理,文宫必将崩塌。一身修为皆空。设立圣院,更能坚定读书人的志向,使他们不敢违背圣贤道理。” 听着二人非常明显的劝说,天符帝面无表情。 李青这么快就让儒家大道显化,并且创建儒道,极大的出乎天符帝的意料。 让他原先赶在世家之前,提前培养一批寒门士子的算盘全部落空。 然而,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不答应。 这是大势所趋。 也的确能够迅速地提升大周国力。 同时儒道修行者需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道路,也算是给天符帝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谈争权夺利,至少在治理国家方面,没有儒生敢乱来,没有儒生敢不为国效力。 否则文宫崩塌,一身修为皆空。 天符帝看向孔嵬, 说道:“设立圣院之事,朕会让礼部和吏部配合你。以最短的时间,在大周各郡县,都设立一座圣院。 至于长青,这段时间,就好好准备三教论道。你只能赢,不能输。” 众人见天符帝答应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又在永安宫,就每一座郡圣院和县圣院,应当如何设立,圣院当中该有哪些官吏,哪些职位,进行深入的商议。 这一商议,又是接近两个时辰过去。 当李青三人离开永安宫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 走在皇宫幽深的路上,忽然一位身穿道袍的女子出现,拦在李青面前。 她身边,还站着一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这两人,正是不久前协助李青,阻止烂陀尊者摧毁儒家大道的大周国师和金庭山掌教。 李青微微欠身施礼,道:“之前欲灭佛报仇,走得匆忙。未能感谢两位道长相助之恩,还请恕罪。” 仙风道骨的老道士转过身,并未受李青这一礼,叹道:“这是我道教欠你们儒教的因果,贫道出手,也非为了儒教,而是为了人道。 万妖国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头。人族当团结一致,方能共同抵御大敌。” 那身穿道袍的大周国师倒是受了李青一礼,随后摆了摆手,说道: “本座并非道士,只是兼修道法的剑修,同样也是大周国师。” 这位大周国师,相貌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 却是一个不知道活了多久的老怪物。 同时也是最精彩艳艳的剑修。 在剑道式微的情况下,成为当世至强者之一。 只可惜最后渡劫失败,非但没有晋升剑道大能,反而修为直线下跌。 如今也只不过堪堪恢复到了二品修为。 在养伤和恢复修为的过程当中,她意识到了光凭自身的剑道,依旧无法渡劫晋升大能。 于是熔道、佛两家于一炉。 修炼出了道剑和释剑。 今日与烂陀尊者大战时,得到李青的舌剑加持。 儒释道三剑合一,威力直线上涨。 也让她更加明悟,唯有集百家之所长,才能在剑道上走得更远。 “国师?” 李青微微一惊。 大周有国师这件事他知道。 但数百年来,从未有过关于大周国师的任何传闻。 没想到竟然就是眼前这位剑修。 一旁的孔嵬和朱九渊也大吃一惊。 旁人没有听说过关于国师的传闻,但他们知道一些辛秘。 大周国师来历惊人,号称五千年来第一剑修。 被誉为最有望晋升大能的非佛道两教的强者。 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然就是那神秘却名声无比响亮的五千年来第一剑修! 李青问道:“不知国师找我,所为何事?” 国师也不矫情,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本座欲向你学习儒家经典,不知可否?” 儒剑、释剑、道剑。 大周国师已经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儒释道三剑合一,才是她真正的剑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