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则是配合大明的征伐计划,二则是将高丽这边的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矛盾之上,而且在战争期间,也更为容易直接出手解决一些隐患。 其实还有第三条,这是姚广孝和朱英都心知肚明之事。 那就是以征伐倭国战争的手段,消耗高丽军力。 所以在高丽大军粮食的问题上,朱英并没有很是急切,姚广孝也是肆无忌惮。 “我这边是真的很缺人啊。” 朱英时常心中感叹。 在明初这个年代,想要寻找什么志同道合之人,无异是井中捞月。 唯有自己独自前行,才是目前真是的状况。 只能是自己慢慢培养,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朱英可不知道自己还有着皇明长孙的身份。 那些花费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弟子,都是以安南发展为主,擅长的方面都是合纵连横,巧舌如簧。 搞间谍,离间,打探情报,蛊惑怂恿这些是够了。 但是发展内政,那完全就是不对口。 好在朱英目前足够年轻,还有很长的时间,慢慢培养出能够跟随自己的精英人才。 譬如面前的常继祖,就是一个很好的苗子。 常继祖听着面前太孙殿下的问话,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昨夜父亲嘱咐。 “你能有这般想法,得到太孙殿下的赏识不难。” “但是要真正的得到太孙殿下的认可器重,还需要多多思考。” “多余的东西,为父也没什么可教你的,毕竟为父若是懂得的话,直接就是自己上了,也无须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唯一教导你的,便就是让你知晓,太孙殿下的性格,是和当今陛下一般的雄伟大才。” “不要妄图在他们的面前耍什么小聪明,坦率真诚才是你是否能够获得看重的关键。” “当你提出自己的所想问题后,也要同时想到,假若太孙殿下问你如何处置,你该如何回答。” 常继祖真的很庆幸,昨夜父亲跟自己说的这些话,今日太孙殿下果真是提到了。 “臣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子监目前的积弊由来已久,想要彻底的改革,很难建以全功。” “如若是直接强行改革,反而容易引发动乱,因此臣认为应当是循序渐进为主。” 朱英听到这里,轻‘哦’了一声,稍许有些诧异。 因为无论是从面相上看,还是从其他方面判断,常继祖都属于那种莽夫类型。 而现在说出的这番话,却有一股子细腻的味道。 那么这话,是常继祖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就有待商榷了。 “接着说。” 朱英看常继祖因为自己出声打断,也就停下来,便就示意道。 常继祖见此,眼底闪过喜色,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打动了太孙。 后面讲述起来,也就更加自信了。 “臣观国子监学子,多数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整日口中讲述着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奉两位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名言。” “以至于才会有那等荒唐之言出自口中,像是这等不明事理者,因国子监便利从而成就一方父母官,那只会是当地百姓的灾难。” “即便有些仁义道德,也无法建立功勋,反而会被手下人架空,整日就想着攀附权贵,升官发财,这对于吏治没有任何作用,反有崩坏之嫌。” “因此臣心中觉得,不该让国子监的学生只以读书为主,应当予以多多接触百姓,更加了解百姓之难,农业水利,都不得毫无了解。” “哪怕是资历足够,也不得轻易外放为官,需在京师附近,先行学习政务之道,经受考核方能真正为官。” “之乎者也,并不能填饱百姓的肚子,仁义道德,也劝谏不了匪徒寇患。” 常继祖说完,朱英再度认真的审视了一番。 不得不说,目前常继祖的这些建议让朱英感到非常的惊喜。 他并不认为这些想法是常家在后面推导出来的,倘若有如此见解之人,绝不会籍籍无名。 在常继祖说话的时候,朱英有观察到,并不是类似背诵的那种感觉,而是真的在思索自己所见到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