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内务系统改革-《清末之帝国崛起》


    第(2/3)页

    …………

    …………

    朱宇当然知道制度与生产能力有着复杂的关联,自己也正在一步步的改变小明朝的制度,让他更适合当前的发展。

    至于君主立宪,现在的小明朝不具备完全的君主立宪,但是二元制君主立宪确实可以的,所谓二元制君主立宪是皇帝享有控制军队、议会、政府的权力,而议员和政府部门必须对皇帝负责。

    若是实行这种制度,那自己――轻松多了。所谓下着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人,朱宇此时处于劳智又劳人的阶段,若是把政事交给手下,肯定轻松多了。

    几天之后,朱宇拟定一份最适合自己国度实情的宪法,并召集新华城所有大臣商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那两个“国父”黎刹和孙逸文。

    “我们离不开陛下教诲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李鸿基说道。

    “我毕竟是一个人,现在大明主要政事都可在新华城解决,若是将来我们拥有整个吕宋,整个神州呢,难道还要我每个地方都去处理。”

    “陛下此法大好,恩如是陛下能认真实行此法,我一定让吕宋原住民支持陛下!”

    自从第一次见面被朱宇说得吐血之后,黎刹一段时间没去见朱宇,而是跑到投降小明朝的土著中去,然而这些土著都因为商业原因与小明朝产生分不开的联系,后来他想过,他理想中让菲国从西班牙殖民中独立之后,不就是让菲国人民能有这样自由贸易的环境吗。

    后来他又多次去见朱宇,每一次谈的都是为原住民争取权力,从政治权力到日常权力,想到的他都提了一遍,惹得朱宇很不想见到他。

    “陛下果真无所不知,短短几天写出外国列强几百年才想出的东西,我同盟会即日起接受帝国和陛下的军事编制,同时成立帝国第一党。”孙逸文眼前一亮,爽快说道。

    他并不是一心想搞共和制,早年,他曾给清皇写过信,但是若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来慈禧重重败国让他意识到华夏帝皇和掌权者可不想自己的权力受到制约,于是果断放弃,学习米国,如今小明朝这个活力无限的政府施行,自己何必再与他苦苦作对呢。

    “什么帝国第一党,我大明党才是帝国第一党,第一大党。”李鸿基可不干,立即反驳说道。

    “至于建党的事情可不必现在进行,如今大部分事物都有我朝大臣处理,议会议长由李鸿基任职,由孙逸文与黎刹任副议长,议会组建政府,而法院嘛就由我大明刑部改编即可。”朱宇直接任命说道。

    要是搞什么选取,那可是很长时间以后的事情,现在这种时期,哪里有财务支持这种内耗。

    ……

    经过政务改革之后,朱宇轻松很多,而那些政务也在那些人手中渐渐有序的运作,与此同时,帝国内很多研究和建设也完成了。

    6月6日,水电站的第一台机组开始投入使用,在国民们期待眼神中,朱宇拉开小明朝第一盏电灯的开关。

    早在建设电站之时,朱宇就派人去开发钨矿,建立电器公司,如今列强们虽说没有普及电力,但是特别是美国与德国电力应用已经很广泛了,德国西门子公司于美国通用电气在各自国内享有极高名望就是证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