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到了一条通过读书踏上强者的通天之路! 大战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 圆觉大师慢慢地开始法力不支。 从一开始的主动进攻,陷入到了被动防守当中。 李青脚踏青云,屹立在半空之上。 横眉冷对圆觉大师,呵斥道:“我且问你,你为国尽忠过吗?你在父母面前尽过孝道吗?你帮衬过那些去寺庙求佛的百姓吗? 除了在寺庙中敲鱼念经,除了不断的收取香火钱大建寺庙,为佛像度金身。 你做过任何一件有利于天下苍生之事吗? 伪佛不守王道,不守父子之义。可谓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我要是你,恨不得当场自尽谢罪天下!你究竟有何面目活在这世上?” 圆觉大师本就慢慢陷入被动当中,一听李青这攻心之言,下意识地就意识地就想要反驳。 可正如李青所言,他出家之后从未侍奉过父母,父母孤独终老在家后,甚至连为父母扫一次墓都没有。 对于那些遭遇苦难来寺庙求佛的百姓,也往往是以一句心诚则灵或者是佛渡有缘人来打发。 他思来想去,发现自己压根就无从反驳李青的言论。 当即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喷吐出来。 就在这时,斩龙舌剑如闪电般划破长空,直接将他的脑袋斩落下来。 圆觉大师瞪大双眼,死不瞑目。 下方观战的人群,登时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 唯有那些佛门弟子,看到这一幕目眦欲裂。 同时心如死灰。 李青收起滴血的长剑,震声道:“佛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荼毒良多!为天下苍生计,我辈读书人当诛之而后快。 圣院设立之后,即刻开始灭佛为天下人行大义! 凡获取文位开辟文宫之人,皆要以灭佛为己任!” 不远处,本来要回家探望父母的慧秀大师。 见李青口含天宪对佛教进行口诛笔伐,后来又与他在大觉寺的师父大战,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城的他,立马往御史台跑来。 “老师!” 换下袈裟,穿上儒生衣衫的慧秀大师站在御史台门口,对半空中的李青诚恳地说道: 老师,寺庙当中,并非所有僧人都好逸恶劳。 在灭佛之前,请允许学生前往大周各大寺庙,劝说僧人还俗,或将其度化来我儒家学大乘佛法。 李青闻言,细想一下,慧秀大师说的并没有错。 佛门中人,并非都是该死之人。 也有不少良善之辈。 于是点头道:“你心怀善念,吾心甚慰,便依了你。” 说罢,又传声整个盛京:“上天有好生之德,奉劝佛门弟子,莫要冥顽不灵,在灭佛之前还俗回家。不求尔等报效国家,只求尔等莫要再好逸恶劳!勿谓言之不预!” …… 李青口含天宪,对佛门口诛笔伐,削弱佛教气运。 在人族境内,产生了巨大的动荡。 佛教弟子,有愤怒的,有彷徨的,有惴惴不安的,也有恨不得立刻前往大周,诛杀李青。 各国读书人,则个个欢呼雀跃,皆对儒道修行无比憧憬。 恨不得自己的国家立马建立圣院,从而获取文位开辟文宫。 可建立圣院之后,如何授予读书人文位,如何帮他们开辟文宫。 举世茫茫,除了李青之外,无人知晓。 于是,除了琉璃国之外,离国、乾国、永国、庆国、凉国五国之君,都在第一时间命人携带圣旨前往大周,邀请李青前去做客。 永安宫。 天符帝得知各国君王,都在盛情邀请李青的消息之后,终于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 李青并非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一旦惹来李青不快,一旦得罪李青。 还有五个国家恨不得用六十抬大轿把他接过去。 “李青,朕的好女婿,朕究竟该如何面对你?” 天符帝看着窗外,喃喃自语。 “陛下,龙门郡二皇子送来的紧急战报!” 殿中太监手持一封战报,慌张地闯进了永安宫。 天符帝打开战报一看,只感觉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好在殿中太监眼疾手快,将他扶住。 “可恶!可恶!可恶!” 天符帝连连咆哮三声,气的拔出挂在一旁的宝剑,砍翻了眼前的御案。 二皇子在战报上说,最近与离国大战,双方各有胜负,处于势均力敌。 大周占据龙门郡雄城,一时半会之间,也压根攻不进大周的国门。 可问题就出在离国变法之后,国力鼎盛,得到了巨大的加强。 竟然再次从各地调兵百万,欲越过金庭山,赶赴龙门郡。 前后加起来,接近三百万大军! 这仅仅只有离国一半兵力,却堪比大周举国之兵! 可大周三百万大军,除去地方军队之外,还有一部分要用来抵御北疆的蛮族。 同时,离国放出消息给二皇子,只要大周愿意将金庭山以北五千里的割让,赔偿一千万两白银,并且献上一名皇室公主和亲,便撤军与大周修好。 甚至看在同为人族的情义上,愿意派兵增援大周,共同抵御蛮族。 “离国怎么敢让我大周割地五千里,赔偿一万两白银!” 天符帝怒火中烧,将眼前所见到的一切都砍翻在地。 可若是不答应离国的条件,一旦离国再调百万大军赶到,龙门郡根本就守不住! 届时国门一破,离国大军可长驱直入,一路杀到盛京。 大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就此亡国。 “即便加快圣院设立,也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可离国,会给朕这个时间吗?” 良久之后,天符帝丢下手中的宝剑,压抑着愤怒的声音说道: “传文武百官,去承天殿议事。” “遵旨!” 被暴怒的天符帝吓得心中无比恐慌的殿中太监,忙不迭地不迭地跑出永安宫去传召文武百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