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杂交小麦交流会-《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表彰大会结束后,李向明并没有太多时间休息,紧接着就投入到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活动中。

    这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和工作者,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

    会场设在一座宽敞的会议室里,四周摆放着一盆盆绿植,为略显严肃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

    李向明坐在会议桌的一侧,面前摆放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显得格外朴素。

    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周围的与会人员也陆续就座,会议室里逐渐安静下来,只听见轻微的翻页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会议的主持人是一位中年干部,他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宣布:

    “现在,我们有请李向明厂长,为我们分享他在杂交小麦种植和推广方面的经验。”

    李向明微微一笑,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然后稳步走向讲台。

    他的动作不紧不慢,显得十分从容。

    站在讲台前,他环视了一下会场,目光所及之处,是几十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同志们,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一下杂交小麦的种植技术、推广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从杂交小麦的选种开始讲起,详细介绍了如何挑选优质的种子,以及种子处理的每一个步骤。

    他的手指在讲台上轻轻比划着,仿佛那些种子就在他的眼前:“选种是关键,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接着,他又讲到了种植技术。他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麦田的布局图,详细讲解播种的深度、间距以及施肥的要点。

    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我们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让小麦的产量提高了近一倍。这些方法,都是我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当他讲到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李向明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农民对新技术不信任,认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做工作,手把手地教他们……”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但只要坚持下去,农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自然就会接受。”

    台下的与会人员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点头表示认同,还有人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李向明的分享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当他结束发言时,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中,一位来自西南地区的农业专家站起身,快步走向李向明。

    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他伸出右手,紧紧握住李向明的手,语气中满是赞赏:“李厂长,您的经验太宝贵了。我们那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河南有所不同,但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路。希望我们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杂交小麦的种植。”

    李向明微微一笑,用力握了握对方的手:“当然,我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农业发展,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助更多的人。”

    周围的与会人员也纷纷围了上来,有的向李向明请教问题,有的和他交换联系方式,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人们围着他,像一群渴望知识的蜜蜂围绕着花蕊。

    一位戴着深度眼镜、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从人群中挤出来,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子严肃,但又掩不住对李向明的赞赏。

    老专家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沙哑:“小李啊,我研究了一辈子农业,你这杂交小麦的推广,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们那边山地多,气候复杂,你这经验要是能用上,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他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递给了李向明,“这是我自己用的钢笔,送给你,希望咱们能多交流交流。”

    李向明接过钢笔,心里一阵温暖,他知道这钢笔虽小,却代表着老专家对他的认可和期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