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侵略如火-《乱世枭王内》
第(2/3)页
直至深夜,后勤物资和征集的船舟才到齐装载过半,王珪尧就迫不及待的安排沈琨率锦衣卫先行押送,由秦淮水域南下跟上大军的行程。自己连夜督促后半粮秣军械的装载,到翌日午时最终将所有后勤发完。
南京各部,在这件事上竟做到了真正的通力合作,放下以往各种成见与私心,都将各自该有的才干施展在同一个目标之上。因此,效率之高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敢懈怠马虎了事,在“责任制”的军略束缚下,每个人的“业绩”都将透明化一目了然。一旦某个人负责的环节出错贻误战机,那这一生的仕途与人世必将玩完。
二十一日黄昏,南京卫军进驻秣陵关开始布防加固工事。水路南下的后勤物资经由卸载,转运陆路再解送城关,竟比大军早半日抵达。
兼程赶路的大军一到,城关后方的大营早就搭建好大半,开灶做饭。说到底也只有两百多里路而已,日行四十余里的行军速度对于缺少良马以步兵为主的南京卫军来讲,这已是极限和破纪录的奇迹了。
秣陵关位处南京与溧水之中,官军能做到的事红莲义军也能做到,并且还比官军早到了一天。但就在距离城关十里外的山包丘,起义军就地驻扎并未再推进一步,生生错过上天给予他们最佳的一个攻关时机。
昨晚夜里义军就派出斥候,基本摸清秣陵关的守备薄弱、军心不稳,以及周边可供破关的捷径山路要道的情况,可迟迟不展开行动。直到当天午时和酉时,所回报的军情回落相差之大,没险些吓坏了那些义军首领们的心脏。
视察后方大营之后,谭国仁颇为满意的登上城关,即使兵士们手忙脚乱的在整装防御器械,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忙中出错,但未至造成太大的骚动。乱是乱只是人心还没适应罢了,但是军心和战意还是能从兵士们的情绪和纪律中看得出,还是没有丧失并且稳稳的捏在他谭大都督手里。
城墙各处要点纷纷安置上床弩、弩炮、弩车、虎蹲,并在角楼和马面处安放佛郎机炮,由于空间限制数量不多,更多的火炮都被设置在后方的制高点。
谭国仁指着二里开外的义军先锋部队,放声大笑:“挫笨妖兵!竟然此刻才派出先锋来送死!城关两面十里,均有本督精兵万人据守要道,与秣陵关成掎角之势!即使他大军来攻,本督都不惧尚且区区千把人?”
“城中守兵不足万人,还都是疲惫之师虽然有火器之利,但气势仍然不敌妖兵。都督莫要轻敌,以免中妖人的诱兵之计。”潘闵在旁,进言提醒。
谭国仁挥挥手,道:“本督知道!此番我军之责乃是困敌,大军分为三部已成死守之势,守关都成问题根本就谈不上出击!此地毕竟不是重镇关隘,并无天险依靠,兵力只足防守。妖兵也是乏了,不得不承认前面那几手,确实是耍的漂亮。一帮乌合之众能推进至此,由此可见……当初采用秦风的方略是对的啊!”
“确实是当下形式最为合适的军略……潘某,盼望着他能成功啊!一战必胜……这小子哪来的雄心壮志。”
“哈哈!也能一战成名!若是这仗打的漂亮,那本督敢断定……那小子是个将才的胚子!”
“将帅之才?说不定呀……”
……
……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其徐如林,不动如山。
如果说秣陵关的那支卫军是座稳固的大山,牢牢的挡住红莲叛军。那么疾行中的凤阳二卫便是那支攻略迅猛的隐形烈火,只等待在适当的时候猛烈爆发。
早在十六日,起义军造势佯攻溧水吸引各方的注意后,便大部齐发转向北上。二十日深夜抵达目的地的凤阳二卫,只比起义军主力晚几个时辰,潜伏之时还遇上了起义军后续的斥候部队,勉强全歼了这支只有百余人的队伍,而没有让对方的后勤部队发现踪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