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黑猫当罪-《乱世枭王内》


    第(2/3)页

    民意既然出现了高度的统一,高涨的心声自然也就落入了父母官的耳中,那必然也就有了最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吏部尚书张治,一力主张南京三司会审,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上官坐镇府衙公堂。即便上奏京师给嘉靖帝的奏疏还未及回复,审判程序依然如期开审。奏疏要经过内阁复审,才呈给嘉靖帝,颇费周折根本容不得他们虚度时日。

    尽早的拿下这些危害之群,搜罗罪证一旦进入司法过程,腐败官吏的罪行既成事实,任由某些权贵再怎么翻腾,也脱不了干系。

    张治此举,即使伤不及他们的筋骨,也要扒下他们的一层皮。

    主犯费新茂最快也要六日后才能押回南京,京师的回复没个十天半个月也是抵达不了。而提审杨照、陈启等人则是眼下关键,涉案人等已增至十四人。

    会审连续进行了三日,曹海涉案因是朝廷钦官,在没得到京师方面的明确裁决,是不可列为嫌犯,只能按例传召公堂听审。

    张治却不饶不依,施展铁腕手段,依法将曹海的应天巡抚改为巡视,弱其权力,暂革去粮储总督之职,同时署名将奏疏后续上报京师。

    杨照、陈启会审口供出现了翻供,前后不一令案情陷入纠结,断断续续的一直审了好几日。其中有不少官吏、士绅在镇抚使司诏狱畏罪自尽,随着被捕的嫌犯越来越多,各种罪名也一一被定夺,就连军队系统都有不少武官,被缉拿勘查。

    很快,事态由应天府向其他各府辐射扩大,南直隶掀起一场规模不小的整肃风暴。显而易见的,这是地方上的两派官僚集团一次较量,以张治为首的一方占据了上风。

    苏州知府费新茂终被押回南京受审,此人在苏浙颇有建树,人望不低却日渐养成贪功唯利是图的骄狂,在地主士绅的支持下向上攀升的野心,故且对曹王等人并不死忠。这次无故被锦衣卫逮捕,转眼间竟面临三司会审被扣上莫大的罪名,也是狂呼冤枉!

    说冤亦不冤,一切都是贪功好利毁了自身。严刑严审之下,绝大罪证都扣死在费新茂身上,唯有推卸谋得时间斡旋,才能有活着的机会等到京师的救命诏。

    费新茂在苏浙官场崛起,原以为曹海欲想收揽便找个好处许给他,适逢海寇叛匪作乱,私下抽调军火公帑物资资助于他剿匪,暗中将逃脱的叛匪头目押往苏州,为他的政绩谋划一二可谓费煞苦心。

    却未料到,事态竟然超乎所想,演变至今已经不是一两人暗箱操作的权力游戏了。这个天杀的曹海,愚蠢至极自己找死罢了,将他拖下火海也真是老猫烧须,昏了头。

    天知道,案外又多了几个倭寇死囚,锦衣卫又是从哪寻来的罪证,把许多不相干但又的确是有污点在身的海商、士绅、地方豪族数十人连带各府官吏一起,将近七十多人的嫌犯定罪。

    面对费新茂的指证,曹海依旧是愤然否认反击,拖着病体摇摇欲坠狂呼身负皇上隆恩与厚德,怎可尸位素餐公然渎职犯法的凌然无私模样,要他们拿出实证。最后翻着白眼昏倒公堂,口吐白沫还不忘念念骂道,以此解脱折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