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节 初抵美国访三藩-《非和平崛起》
第(2/3)页
“戴大人说的不错,这兵知忠君,将识报国,才是保境安民的要义。”吴宸轩顺嘴敷衍了一下“不知道这次考察美利坚,戴大人打算从何处入手?”
“老夫还是打算多看看议会和政府的运作,另外就是公用事业的考察。以我之见,吴大人还是就兵事、经济方面多做做文章如何?”
“戴大人吩咐的是,下官也就是一介武夫,对兵事多少有些了解,这方面就交给下官吧。”
“好,对了,老夫没有记错的话吴大人是光绪三年生人吧?”
“正是,先父当时在海外,虽然没有我大清年历,但是用西历记录的时间,大体上是不差的。”
“吴大人莫怪老夫多嘴,如今吴大人也是二品顶戴的方面大员,眼见着就而立之年,是不是也该考lu一下婚姻大事了?总不能一直让小妾主持内院吧。”戴鸿慈见吴宸轩答应的爽快,双方合作了这半个月来,戴鸿慈觉得此人虽然少年得志,但是没有一般少壮派的狂狷之气,反而外圆内方,处事干练,是个不可多得的官僚,若是考lu到他的年纪,简直是金牌王老五一枚。不过戴鸿慈在朝多年,深知朝廷对这几位掌兵的汉人大员颇为忌惮,如果行差踏错恐怕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也没打算用戴家的闺女联姻,不过他的老友众多,不妨签个红线,也好结个善缘。
“唉,此事一言难尽啊,先父说我尚未出生时候就曾和一家林姓世交定的娃娃亲,但是后来屡次变迁,双方早就音讯全无,不知对方情况如何,但是人无信不立,先父要我寻访到而立之年,如果却无结果才能考lu另寻姻缘,说来也是缘分不够,这找了十年居然毫无头绪,这次考察完了或许就寻个投缘的女子定亲。”反正糊弄老佛爷也是这一套说辞,熟练的很。
“既然吴老弟有此孝心,秉承令尊之遗愿,老夫也祝愿你早日找到有缘之人。”戴鸿慈眼见吴宸轩大言不惭的编故事,心里也叹息一声,看来这位是在推脱,也罢,且等等看吧。
大洋上浪花翻涌,这艘邮轮劈波斩浪的前行,向着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前行。二十五年前也有一艘火轮船“卡力”号,就在这趟航线上正奋力向美国西海岸航行。当时的下等船舱里,几个年轻人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他们的“淘金梦”。“听说那里一个月就能挣30块龙洋,够我娶个媳妇了。”“我听说啊,那里遍地都是金子,淘个一两年回来,还不吃香的喝辣的!”大通舱的角落里,一个脚踏木屐、身穿布衣、拖着一条辫子的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他拽了拽自己手中的布袋,想着即将到达的那个地方,心里充满了希翼:“有了钱,阿妈就不用每天为无米下炊发愁……”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名震天xia的洪门领袖司徒明堂。1868年,司徒明堂出生在广东开平一个贫困家庭,6岁丧父。在寡母的苦苦支撑下读了4年私塾之后,司徒明堂辍学到新会县城的一个小作坊里当学徒,日子艰难得没有尽头。一个偶然的机hui,司徒明堂结识了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华侨,据这位乡邻介shao,美国是座“金山”。年少的司徒明堂苦求母亲让他去试试运气。1880年3月,年仅12岁的司徒明堂,从母亲手中接过好不容易凑到的53块龙洋,乘坐火轮船“卡力”号,只身远渡重洋,去美国碰碰运气,争取干一番事业。
万万没有想到,刚刚踏上旧金山的码头,司徒明堂就被美国流氓用马粪和地上的脏东西抛了一身。他的“淘金梦”被这“见面礼”击得粉碎,美国不是他想xiang的人间天堂。原来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了一阵强大的“排华”逆流,华人备受歧视,被骂作“黄猪”,经常遭到美国流氓欺负。
在同乡的介shao下,司徒明堂在旧金山中央大道一个叫“会仙楼”的中国杂碎馆当厨工,每天工作八个时辰,月薪却只有12美元。当时,常有吃“霸王餐”的美国流氓光顾中国餐馆,不仅白吃白喝,还砸店打人。很多华人都敢怒不敢言,司徒明堂却是嫉恶如仇的性子。早在小作坊里当学徒的时候,他就学了一身好武艺。
第(2/3)页